多地“煤改气”一哄而上暴露“气短”隐患
作者/来源: 日期: 2014-02-28 点击率:680
多地“煤改气”工程在雾霾天气下加速度运行着,但问题比效果更早露头。北京、天津、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10余个省区市去年启动“煤改气”工程后,《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煤改气”正面临成本高、气源不足等问题,个别地区出现的“气荒”现象更为多地一哄而上“煤改气”拉响警报。
“气荒”警报
西安一度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为各地一哄而上“煤改气”鸣响警报。
自去年入冬以来,陕西省西安市曾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导致10万余户居民的家庭生活和取暖用气受到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煤改气”。据了解,西安正常的日用天然气用量约为200万立方米,但2013年入冬后,用气量曾连续多日保持在800万到810万立方米以上,最严重时用气缺口达50万立方米。
对此,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接连发布《关于切实落实气源和供气合同确保“煤改气”有序实施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2013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补充通知》两项文件。
文件指出,各地在发展“煤改气”、燃气热电联产等天然气利用项目时须先落实气源和价格,并根据资源落实情况均衡有序推进,不能“一哄而上”,避免供需出现严重失衡。审批、核准“煤改气”、燃气热电联产等项目时,没有落实气源的项目不予批准,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擅自实施“煤改气”、燃气热电联产等天然气利用项目的,要限期改正;因气源不落实擅自实施“煤改气”等项目导致居民生活受到影响的,将予以通报。
对于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煤改气”的其他地区而言,西安的这次“气荒”事件无疑是个警报。
2013年,雾霾天气席卷我国大半壁江山。为遏制大气污染,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