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暴跌背后的博弈
作者/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日期: 2014-12-29 点击率:473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自今年6月以来一路下行,截止到本周,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下跌约43%,北海布伦特原油IPE价格下跌约46%,不断刷新次贷危机后的新低。针对本次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行,市场众说纷纭,对于原油价格未来的走势,投资者也出现较大分歧。我们认为原油价格的暴跌主要是由周期性的供需博弈、产油国之间的产能博弈以及美联储退出QE后的国际资金流向博弈这三对矛盾导致,在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前原油价格仍难以恢复高位。
周期性供需矛盾引发油价下跌
2009年时,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从146美元/桶曾跌至46美元/桶,但仅过了半年的时间便爬升至80美元/桶以上,此后原油价格就持续高位盘整,特别是北海布伦特原油IPE价格多数时间都位居100美元/桶以上。那一轮暴跌主要源自经济危机导致的产出下降以及投资者出于避险目的的迅速逃离,并不是由于长期供需失衡所致。原油需求的颓势仅从2008年三季度到2009年三季度持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便恢复了正增长,而原油期货价格显然反应更加迅速。原油需求的迅速恢复得益于世界各国快速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
在此后的几年中,因需求旺盛和价格持续高位徘徊,越来越多的石油供应商增加石油的供给,即使开发成本更高的深海油田和页岩气也变得有利可图。近些年,包括中国在内,深海石油勘探和发掘都取得长足进展,于此同时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技术也日臻成熟,在页岩气价格低迷的情况下页岩油产量不断扩大。自2008年至2013年,美国石油产量增加了48%,而沙特、俄罗斯和中国的产量却仅仅增加了6%、8%和9%。
历史总是....
